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奇迹,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都获得极大提升,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长期形成的依靠大规模生产要素投入以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导致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大面积破坏,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等问题,不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也成为民心之痛。
上述问题的出现与一些地方“以GDP为中心”、认为发展经济难免要牺牲生态环境的错误观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增长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往往滞后于、服从于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重经济轻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经济发展再也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保障,只有生态环境优良,才能使经济稳定增长;同时经济转型升级不只是单方面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只要经济发展方式正确、经济增长速度稳定,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术,就能为保护环境、修复环境提供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撑,进而美化环境。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经济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各级政府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改变“以GDP论英雄”的发展思想,杜绝陷入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误区,并要在全社会做好引领和宣传工作,打破此前对待生态环境问题消极防治的做法;企业必须树立起底线思维,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问题,要做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广大民众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好爱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好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主动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环境治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正确理念的指引下,依靠多方参与,共同创造一个绿色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改变发展方式,一是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发挥引导职能的同时,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避免权力寻租,减少资源浪费,使各类生产要素正确配置,进而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当然,市场是以追求利益为先导,政府需要在市场失灵时发挥其引导作用,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二是要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科技为支点,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将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动力,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三是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格局向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布局转变,不断增加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产出;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以金融、物流、信息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业,不断优化服务产品的供给。
关于召开第九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的通知(第一轮) 各有关单位和专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规划<[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2月7日上午,大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大同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在大同市<[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浙江讯(洪旭朝 通讯员 李红华 查晓龙)春节前夕,为保障辐射安全,切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让广<[详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详情]
1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要坚决遏制生态保护修<[详情]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业废弃物产生,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需求极大,目前,我国已相继出台多部规划和指<[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北京讯(叶晓娟)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生态环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于2020年12月25日<[详情]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邵阳)2020年11月,中国商报记者在江苏省高邮市采访发现,该市北部城区尘土飞扬<[详情]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平谷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生态积分”“红黑榜”等机制,推进农村人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