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三农之声》湖北英山讯(姜成富 通讯员 邓光耀 李月红)湖北英山县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海拔1729.13米),英山万山磅礴、绿色生态面积占全县版图面积1/3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0.3%。英山境内奇峰峻秀,沟谷幽深,森林茂密,植物丰富,一年四季各种花草交相辉映,这里的自然环境优势造就了英山的养蜂事业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英山县九宫皇中峰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舒劲松,今年52岁了,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爷爷学会了养蜂技术,他用祖辈代代相传的养蜂秘诀为英山养蜂事业作出了大贡献。近年来,舒劲松为全县1000余户蜂农作养蜂技术的指导,目前全县蜜蜂8000余箱。
10月上旬,英山县扶贫办向养蜂协会扶持资金120万元将1500箱中蜂投放全县养蜂户。
在采访中,舒劲松告诉记者:“养中华蜜蜂,不占耕地,农作物反而还增产,投资少、见效快,可利用业余时间,也较为轻松,非常适合老、弱、病、残、贫等弱势群体养殖。房前屋后、菜园边养上十来桶蜂,或几十桶蜂,按每桶(箱)蜂平均纯收入一千元左右,养蜂年收入也在万元以上,是山区贫困户脱贫,防止返贫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英山县的蜂农世世代代的传统习惯是养殖中华蜜蜂,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属中国独有的蜜蜂品种。但近年来,随着大量天敌,意大利蜂群(简称意蜂)的侵入,给中蜂生存来危害。英山县众多中蜂养殖户为保护中蜂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为此,英山县养蜂协会四处奔走,为中蜂养殖户争取更大的利益。舒劲松和养蜂协会的成员一起相互合作,对养蜂户存在的困难及技术问题给予帮助解决。
据悉,在英山县中蜂合作社三年的帮扶下,石头咀镇栗树咀村,张炎惠低保户一家四口人,去年仅18桶蜂,纯收入达2.7万元之多,合作社就收购了1.3万元土蜂蜜。营坊村的贫困户陈华国一家六口人,仅靠他养60桶中蜂,是全家主要收入来源,去年也有近4万元的收入。
雷家店镇冷山村的龙定响,养中蜂从无到有,合作社就收购了3万多元土蜂蜜,到现在近130桶。去年收入8万多元,去年被评为冷山村及雷家店镇脱贫之星及优秀共产党员。
舒劲松介绍,他们的具体操作模式是:中蜂合作社 + 贫困户 + 创业资金。合作社帮贫困户回收所有蜂产品,贫困户脱贫之后绝无返贫之忧,合作社提供蜂种、蜂具,提供全套的免费养殖技术,帮扶到底,无论贫困户养殖多少年,始终成为合作社的主要养蜂成员之一,产品无后顾之忧,也就是无返贫之忧。
据雷家店镇曹家店村支部书记汪普全介绍说:“我们充分利用高山花多和生态环境的优势打造英山优质蜂蜜的品牌,把好质量关,让蜂农的蜂蜜能卖出好价钱,让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雷家店镇曹家店村周围四面环山,还紧靠天马寨杜鹃花海,这里满山遍野的都是各种花草,各户的养蜂场都设置在植物繁茂之地,这就让蜜蜂有天然的食料,借以酿出天然的密汁。
在这里一年四季野生的植物,也就是蜜蜂产蜜的蜜源。这里的蜂采的是百花蜂蜜,蜂农一年只取一次蜜,这就是纯天然蜜。曹家店的蜂蜜清甜不腻,有股淡淡的花香,波美度达到42度以上。
英山县靠着傍山依水的美景,勤劳的乡民一代又一代养蜂业的传承而今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养蜂户没有更多的奢望,只愿让自己纯正的蜂蜜走出深山,让大家都能吃上原生态的健康蜜。
《央视三农之声》山西讯(李乾坤 通讯员 贺文生)盘点年度经济大事,展示转型发展亮点。2月19日,第34届(2<[详情]
他,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又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是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又是民营企业家;他是反<[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陈伟佳 图/巫利生)在广东省揭西县,说起陈文艺,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惠来讯(文/薛小娜 杜岳文 图/巫利生)在广东省惠来县,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在市场经济浪潮<[详情]
1月22日 第九届“感动台州”提名人物(群体)名单出炉 经活动组委会评议、推选 21名人物(<[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河南濮阳讯(姜倩倩 刘玉双 岳占平 王德芳) 黄河九曲连坑塘,鱼米丰登稻花香,中国大米在河南<[详情]
图为柴在军采摘黑番茄。(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兰州1月23日电 (刘可)在甘肃张掖市高台<[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李镇华 图/巫利生)又是一年柑黄时。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进入普宁梅林镇<[详情]
在生活贫苦、物资匮乏的农村,改变人生命运的方式便是好好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贫穷大山。这些年,贫穷大山里<[详情]